close

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二部分:第一部份收錄自西元1994年至2003年7月共十年間,臺灣、大陸及香港兩岸三地學者之訓詁學研究成果;第二部份收錄自西元1945年至1999年五十餘年間,韓國學者之訓詁學研究成果;收錄範圍涵括訓詁學研究之相關專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及研討會論文等,共計七千餘篇。全書依內容區分為訓詁理論、訓詁學史、訓詁考釋及其他等四大類,所收錄之各篇論著皆以類相從,以便檢索。
  本書是一部研究中國訓詁學之工具書,尤其對於掌握當前訓詁學研究之脈絡與成果,具參考價值。

目錄

凡例………………………………………………………………………………………vi

序…………………………………………………………………………………………ix

壹、臺灣、大陸、香港訓詁學研究論著目錄(1994-2003)……………………… 1

一、理論………………………………………………………………………………1
(一)通論……………………………………………………………………………… 1
(二)專論………………………………………………………………………………5
  1 名稱、性質、定義、範疇、目的……………………………………………… 5
  2 訓詁體式………………………………………………………………………… 7
  3 訓詁方法、方式………………………………………………………………… 11
  (1)形訓、以形索義…………………………………………………………… 16
  (2)聲訓、因聲求義…………………………………………………………… 17
  假借、通假…………………………………………………………………………22
  同源字、語源………………………………………………………………………30
  (3)義訓………………………………………………………………………… 49
  詞義、引申、詞義系統……………………………………………………………50
  同義詞………………………………………………………………………………66
  反義詞、反訓………………………………………………………………………72
  (4)語境、文例………………………………………………………………… 76
  (5)訓詁方式…………………………………………………………………… 77
  (6)訓詁方法、方式?其他…………………………………………………… 81
  4 訓詁術語………………………………………………………………………… 83
  5 相關學科………………………………………………………………………… 91
  (1)漢語………………………………………………………………………… 91
  (2)詞匯學……………………………………………………………………… 94
  連綿詞(聯綿詞、連語、謰語)、疊字(重言)…………………………………… 110
  成語、典故、俗語(諺語)、俚語、歇後語、新詞、外來語…………………… 115
  (3)語義學、詞義學…………………………………………………………… 123
  (4)字典學、詞典學…………………………………………………………… 125
  (5)語法學、虛詞……………………………………………………………… 136
  (6)文字學……………………………………………………………………… 162
  (7)聲韻學……………………………………………………………………… 173
  (8)方言學……………………………………………………………………… 179
  (9)文獻學、校勘學、古籍整理……………………………………………… 186
  (10)修辭學………………………………………………………………………199
  (11)考古學、出土文獻………………………………………………………… 201
  (12)文化語言學、漢語文化學………………………………………………… 202
  (13)歷史比較語言學、對比語言學…………………………………………… 213
  (14)相關學科?其他…………………………………………………………… 217
  6 訓詁教學………………………………………………………………………… 222

二、訓詁學史…………………………………………………………………………236
  (一)訓詁學史通論……………………………………………………………… 236
  (二)先秦………………………………………………………………………… 237
  1 先秦?概況……………………………………………………………………… 237
  (三)兩漢………………………………………………………………………… 241
  1 兩漢?概況……………………………………………………………………… 241
  2 兩漢?傳注……………………………………………………………………… 243
  3 兩漢?專家專著………………………………………………………………… 253
  (四)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281
  1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概況…………………………………………………… 281
  2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傳注…………………………………………………… 290
  3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專家專著……………………………………………… 301
  (五)宋元明……………………………………………………………………… 307
  1 宋元明?概況…………………………………………………………………… 307
  2 宋元明?傳注…………………………………………………………………… 314
  3 宋元明?專家專著……………………………………………………………… 321
  (六)清代………………………………………………………………………… 326
  1 清代?概況……………………………………………………………………… 326
  2 清代?傳注……………………………………………………………………… 329
  3 清代?專家專著………………………………………………………………… 339
  (七)現代………………………………………………………………………… 360
  1現代?概況……………………………………………………………………… 360
  2現代?傳注……………………………………………………………………… 363
  3現代?專家專著………………………………………………………………… 392

三、訓詁考釋…………………………………………………………………………440
  (一)傳注類……………………………………………………………………… 440

1 訓詁專著……………………………………………………………………………440
  2 一般典籍………………………………………………………………………… 442
  (二)個別考釋……………………………………………………………………525

四、叢書及其他…………………………………………………………………… 732

貳、韓國訓詁學研究論著目錄(1945-1999)……………………………………… 735

一、理論…………………………………………………………………………… 735
  (一)通論…………………………………………………………………………735
  (二)專論…………………………………………………………………………735
  1 訓詁體式………………………………………………………………………… 735
  2 訓詁方法、方式………………………………………………………………… 736
  (1)聲訓、因聲求義…………………………………………………………… 736
  假借、通假…………………………………………………………………………736
  同源字、語源………………………………………………………………………736
  (2)義訓………………………………………………………………………… 737
  詞義、引申、詞義系統……………………………………………………………737
  同義詞………………………………………………………………………………738
  反義詞、反訓………………………………………………………………………738
  (3)訓詁方式…………………………………………………………………… 738
  3 訓詁術語………………………………………………………………………… 738
  4 相關學科………………………………………………………………………… 739
  (1)漢語………………………………………………………………………… 739
  (2)詞匯學……………………………………………………………………… 741
  (3)字典學、詞典學…………………………………………………………… 741
  (4)語法學、虛詞……………………………………………………………… 742
  (5)文字學……………………………………………………………………… 746
  (6)聲韻學……………………………………………………………………… 746
  (7)方言學……………………………………………………………………… 747
  (8)文化語言學、漢語文化學………………………………………………… 747
  (9)歷史比較語言學、對比語言學…………………………………………… 748

二、訓詁學史……………………………………………………………………… 749
  (一)訓詁學史通論……………………………………………………………… 749
  (二)先秦………………………………………………………………………… 750
  (三)兩漢………………………………………………………………………… 750
  (四)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752
  (五)宋元明……………………………………………………………………… 753
  (六)清代………………………………………………………………………… 753
  (七)現代………………………………………………………………………… 758

三、訓詁考釋…………………………………………………………………………761
  (一)傳注類……………………………………………………………………… 761
  1 訓詁專著………………………………………………………………………… 761
  2 一般典籍………………………………………………………………………… 762
  (二)個別考釋…………………………………………………………………… 774

四、叢書及其他 777

 

詳細資料

  • ISBN:9860005192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777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民以食為天,生命健康和食品安全密切相關,也與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的理念密切相關。但如今,有些食品虛假傳言滿天飛,讓人難分真假。為此,人民健康網推出《一日一食》欄目,為您普及食品科學知識,揭穿食品謬論,帶您吃出健康。 無論在田野荒郊、小路旁、庭院地面等地方,人們經常能看到一種緊貼著地面生長的草本植物,其綠色葉子呈奇特的瓜子狀,而長長的肉質莖則為紅色。這就是馬齒莧。那麼,馬齒莧該怎麼吃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營養價值極高 馬齒莧在中國有著悠久的食用史,在明代官方正式出版的《救荒本草》一書中,馬齒莧早已被收錄其中。改革開放後一段時間,國人生活逐漸富足,對馬齒莧之類野菜已然不屑一顧。其實馬齒莧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菜蔬,馬齒莧含有異常豐富的ω-3脂肪酸,其成分結構與海魚體內的ω-脂肪酸非常相似,對心血管有出色的保健作用,可降低腦卒中與急性心肌梗死等重癥心血管病的發作風險。 馬齒莧含豐富的維生素C、E、A等抗氧化維生素物質,人們只要每天吃150克新鮮馬齒莧,就能滿足人體每日基本所需的VE、VC和VA。而且馬齒莧微量元素含量之豐富遠超其它野菜或栽培蔬菜,150克馬齒莧約含2000mg鈣、450mg鎂、8000mg鉀。這3種微量元素均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有助於降血壓、補鈣和調血糖等。 保持血糖、保護心臟 馬齒莧又稱五行草、長命菜,在我國分布廣泛,鮮食乾食均可。馬齒莧可用肉絲烹炒,也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食用,鮮美可口,脆潤柔嫩。馬齒莧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外,它本身就有很高的藥理作用。馬齒莧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 天然抗生素 馬齒莧不僅是一種可食用的野菜,還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藥。《本草經集注》曰:「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 除了保持血糖穩定、降低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之外。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長期食用能預防血小板凝聚、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從而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此外,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都有強效抑制作用,所以馬齒筧又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 馬齒莧治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老年常見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多見於腰脅部、胸部或頭面部,且年齡越大疼痛越重。中醫認為,帶狀皰疹主要是由於肝經鬱熱、心火旺盛、脾虛濕蘊、感染毒邪或年老體弱、血虛肝旺、濕毒熱盛、氣滯血瘀所致。 治療帶狀皰疹的方子:取干馬齒莧,研為細末,每次3克,加糖適量調味,溫開水送服,每日3次;同時用鮮馬齒莧、花生油適量,搗成糊狀,敷於患處,干後再塗,每日換藥4~6次,直至痊癒。 馬齒莧是痢疾剋星 馬齒莧性味酸、寒,入大腸、肝、脾經,有清熱解毒,消癰利濕之功,適用於濕熱或熱毒所致的痢疾、癰腫和淋癥等,為中醫臨床治痢常用品。馬齒莧有抗菌作用,對志賀氏、宋內氏、斯氏及費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有「痢疾剋星」之稱。馬齒莧對糖尿病有明顯療效。馬齒莧可煎服、涼拌、清炒、燉食、醃漬、煮粥、配膳等,可根據個人口味及喜好選用。 推薦食譜 腹瀉,馬齒莧雞蛋花煲肉 原料:馬齒莧,豬肉或豬骨,雞蛋,姜。 做法:取馬齒莧(以根或莖尤佳)50~100克、豬肉或豬骨200~300克、雞蛋花10克、姜若干,洗凈配料,將豬肉或豬骨焯水後與馬齒莧、生薑同熬至軟爛,加雞蛋花稍煮後服用。 點評:此方適用於濕熱或暑濕腹瀉,癥狀可見瀉而不爽、氣味臭穢、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適合中青年患者,正氣尚足、非脾虛導致腹瀉者,且無明顯久瀉所致氣虛或中氣下陷等證。要注意,方中寒涼清熱效果偏盛,易傷脾胃,止瀉、祛濕效果稍弱,故適應人群有局限性。平時脾胃氣虛,或胃寒、體寒者,幼兒孕婦等忌用。 明目,馬齒莧豬肝湯 材料:馬齒莧45克,金針菜(又名黃花菜)30克,熟豬肝50克,雞蛋1個。 做法:將馬齒莧洗凈,切碎;金針菜水發後切成段;豬肝洗凈,切成薄片;馬齒莧、金針菜放入鍋中,加水煮15分鐘後,再加入豬肝稍燉,打入雞蛋,待沸後調味即成。 點評:此湯細嫩清香,味道鮮美,具有益肝明目、寬中下氣的功效,適用於肝血不足、脾氣壅滯、夜盲癥、身體疲乏等病癥。需要注意的是,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常腹瀉者及孕婦忌食。 爽口解熱毒,涼拌馬齒莧 原料:馬齒莧500g、生薑50g、大蒜5瓣。(3-4人份)。 做法:馬齒莧摘除老根,放入水中洗凈泥沙,切小段,生薑洗凈切絲、大蒜洗凈切粒;水燒開,將馬齒莧放開水中焯熟,冷水過兩遍;將過完冷水的馬齒莧、生薑絲、蒜粒放盤中,加入適量陳醋、醬油、白砂糖、鹽調味即可。 點評:馬齒莧是一種很常見的藥食同源的食材,其性寒、味酸,歸肝經、大腸經。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涼血止血、消炎、止渴、利尿作用。另外,本藥膳中的生薑性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功擅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大蒜辛,溫,歸脾、胃、肺經,功擅解毒消腫,殺蟲。三伏天食用可以有助溫中驅邪,不僅可防止過食生冷而凉遏脾胃,而且配合三伏貼更能達到引陽入體的療效。需要提醒的是,馬齒莧為寒涼之品,所以脾胃虛弱、大便泄瀉者慎用,其性滑利,有滑胎的作用,所以孕婦忌食。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azG0Ejm.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32170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太平洋SOGO附近自然蓬鬆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台中中區染髮有助美白膚色推薦髮廊太平頭皮護理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新社能修飾臉型的瀏海髮型推薦染髮髮廊
豐原美式沙龍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綠園道附近逗號瀏海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水波紋燙台中燙髮推薦烏日型男剪裁推薦染髮店 台中西屯如何維持頭髮的顏色專業染髮燙髮髮廊 日韓髮色台中染髮推薦大雅韓系髮型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東區單色染髮推薦染髮店 韓式氣墊燙台中燙髮推薦綠園道附近修改肩髮推薦髮廊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潭子好看不挑膚色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韓式氣墊燙台中燙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家都推薦 的頭像
    大家都推薦

    大家都推薦

    大家都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